17301779807

早教师:作为一种专业教育,早期教育涉及到婴幼儿生理学、心理学、教育学、营养学、脑科学,还涉及到
女性心理学、思维科学、学习科学、家庭教育学等学科,因此早教师专业性相当强。
中 · 早教师
高 · 早教师
特 · 早教师

婴幼儿早期教育

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

  • 早教年龄段
    Early Education Age
    1.0-6个月建立安全与依恋;
    2.7-9个月好奇心的初步萌发;
    3.10-12个月探索精神进一步激发;
    4.1-2岁在快乐的亲子互动中,带领宝宝探索世界,认识自我,并锻炼宝宝的体魄,促进语言发展。同时也要注意营养补充,帮助宝宝的大脑发育;
    5.2-3岁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发展,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生活习惯。
  • 大运动能力
    Great Sports Ability
    1.教导孩子学习脚尖走。在独走的基础上,学习垫脚尖走,进一步练习平衡能力。积极做示范辅导,慢慢脱离保护,让宝宝自己脚尖走;
    2.教导宝宝学习益智游戏,引导宝宝自主解决问题,开发学习兴趣;
    3.能够帮助宝宝增长学习兴趣,提高运动积极性,参与运动类游戏互动。
  • 认知能力
    Cognitive Ability
    1.教导宝宝认识颜色。1岁的孩子可以开始认颜色,但是一定要慎重,最初的概念错误会非常难纠正,需要举一反三帮助宝宝理解颜色;
    2.了解形状的学习,通过玩具和图形了解形状基础;
    3.引导孩子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,潜移默化培养宝宝建立正确观念。

早教观念的误区

The Misconception of Early Education

  • 忽略家庭教育
    不要让父母低估了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。其实孩子的价值观是在家庭中形成的,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,旁人不可替代。
  • 早教等同于学习
    不要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,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,3岁以内学外语。会识字、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,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。
  • 学习单一母语
    每个幼儿都具有多语言功能,可以为宝宝打造多语言环境的氛围,让宝宝有习惯到自然。
  • 早教就是学知识
    早教就是提前学知识,这是极其片面的想法。早教是以情为先、以养为主、养教结合,重在品格素养和潜能开发的早期教育。
  • 早教要特长教育
    早期教育不等同于特长教育,也不是学得越多越好,特长教育一定要等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之后再开始。

早期教育知识

Early Education Knowledge

  • 妈妈摸一摸 宝宝笑一笑
    抚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,成年人也需要握手、拥抱,对婴幼儿来说更为必要。抚摸能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,促进他们成长,让孩子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,培养健康的心态。抚触应在孩子清醒时进行,抚触时用力要轻柔,时间不宜过长,每天五六次,每次三四分钟即可。
  • 饱览大千世界 宝宝见多识广
    初生的婴幼儿视力较弱,只能近距离看物,随着月龄增加,三个月时能看清五六米外的东西,六个月即可远距离视物。所以视觉训练应该循序渐进,孩子对鲜明的颜色较为敏感(尤其是红色),缤纷鲜艳的色彩,丰富多变的物品最能激发宝宝的兴趣。
  • 运动宝宝身体好
    运动不仅让孩子变得健康结实,更有助于孩子多种感觉能力的全面发展,培养他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,使孩子聪颖活泼。但做运动时要结合孩子的本身体质,运动量、力度、难度要适中,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。
  • 宝宝爱模仿 进步可不小
    婴幼儿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,求知欲极强,如海绵吸水般“贪婪”地探求着。早教要有目的、有计划地帮助宝宝认识周围事物。要细致观察,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与兴趣,更要耐心教导,不厌其烦,决不能生硬急躁,挫伤孩子的积极性。更为重要的是,应注重“身教”。